|
![]() |
![]() |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探讨到了“童年”这个概念的诞生。他写道:“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时期不存在‘童年’的原因所在。”
这句话放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儿童身上,也具有相当合理性——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儿童,同样没有“童年”。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如此重视推行义务教育:受教育的孩子越多,国家才越有希望。
在这个告别矇昧时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真正拥有了“童年”。
在1980年代,日本著名摄影师秋山亮二来到中国,进行了一场注定被无数中国人长久记住的旅行创作。在他出版的《你好小朋友》摄影集里,我们看到那个年代中国孩子已经拥有了各种纯真快乐的美好瞬间。
时间推进到2021年。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童话小镇”秀场上,我们看到了自幼生长在丰裕物质、优质教育、移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和多元生活方式背景下的孩子们,尽情展示更加自信、聪慧、鲜明、时尚的个性,呈现出与百年之前截然不同的,中国少年新气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童装行业的繁荣、童装设计的百花齐放,是近百年来中国儿童生活质量飞跃的缩影。随着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相信还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童装品牌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涌现!
上一篇: 飒美outfit,打开你的新年社交牛X症 |
下一篇: 专题 | 中国文化,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