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间杂谈——中国古代传统服饰

2022/7/31 9:33: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少儿模特摘录    点击数:693
分享到: 更多
中华民间杂谈——中国古代传统服饰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无数精美绝伦的服装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服装的发展和演变,深刻反映了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的衣裳制度

早在我国的神话和传说时代,古人类就已创造了衣服。《易·系辞》里讲:“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世本》说:“伯余制衣裳。”

关于衣服的最初式样,一般是将一块完整的兽皮披在肩背部,或围系于下身。后来人们在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在一边切割出一个口,套在脖子上或披系于肩,这就是最早的“套头衫”和披风。在数十年前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可看到这类衣服式样。在黔西和滇北彝族地区,有用一张整羊皮做的羊皮褂,以羊腿部皮当系衣的腰带,冬季毛朝里,夏季毛朝外。纳西族的羊皮披肩,是将一块方羊皮用绳子挂在身上——昼则披,夜则盖,晴雨寒暑不离身。

人类最初以皮毛等先围于腹下膝前,后掩蔽其后,再进而将前后两片用骨针相连缝合起来,从而成为最早的“裙子”。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的筒裙,可以说是保留了古代“裙子”的遗风。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黄帝的元妃嫘祖西陵氏教民养蚕的说法。《尚书·夏书禹贡》中也有贡丝的记载。在目前已有的有关考古资料中记载殷商时期已有丝织物,甲骨文中也有衣、裳、帛等的象形文字,可证实那时服饰的材料及形制已更为丰富。可以说,大约于五千多年前,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上身有衣、下身有裳的衣裳制度。

传统衣裳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中华民族传统衣服独崇黄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构成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颜色存在,那情形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颜色的多元化,这世界才更绚丽。然而,就像个人的爱好都不相同一样,人们对颜色的好恶也有明显的区别。有一点大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华民族尤为崇尚黄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色是至高无上的,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已得到证实。

人们印象最深的当属“黄袍加身”这句话了。着了黄袍的人就成为真龙天子,宋太祖赵匡胤在未穿黄袍时是没有资格坐皇帝宝座的。黄巾起义军的将士,一律头戴黄巾,其口号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时的天就是“黄”,与其他色彩无关。后来,诸朝历代对黄色都格外尊重,只有帝王才能用黄色,其他人不可擅用黄色。清雍正时大将年羹尧可谓功勋卓著,但他被判死罪,其中就有擅用黄色包袱和出门时用黄土填道等罪责。

那么,中华民族何以非要崇尚黄色呢?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此加以分析。

首先,中华民族有崇尚黄色的传统。如黄钟、黄花、黄发、黄海(中央之海),甚至黄泉,因为加了一个“黄”字,便都成了美称。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视为正色的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中黄色最尊。因此,在历朝史料和小说戏曲中,常可看到黄色被视为君权神授的象征色和御用色的故事。比如,黄钺(用黄金为饰的斧)曾作为君王权力的象征。《尚书·牧誓》里就用“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来描绘武王伐纣的英武形象。

其次,古人认为黄色乃中和之色,它介于黑白赤橙之间,是诸种颜色的中央之色。《中·中庸·中和》说:“黄色介于黑白赤橙之间,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央之色。”正如《白虎通·号篇》所载,“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这种“中和之色”,对于具有中和性格的中华民族,自然是极其值得崇尚的了。

另外,从中华民族的农耕经济及其对土地的特殊眷恋这一点上来看,黄土高原的肥沃保证了庄稼的丰盛和人畜的兴旺。黄字“从田,是田土沾于人身之色”(见党晴梵《先秦思想史论略》),“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管于·水地》)。华夏族世代息居于黄土高原,对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黄土大地,有一种特别祟仰而依恋的感情,并由此而对黄土之色产生一种景仰、祟尚的心理。《说文解字》云:“黄,地之色也”,《淮南子·天文训》:“黄色,土德之色”,《考工记·画绘之事》:“地谓之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由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敬仰进而祟尚土地之色的心理基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人们视土地为本,而华夏民族世代居于黄土高原,对黄土大地有着深厚的依恋与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也是一种黄色情结。《说文解字》曰:“黄,地之色也。”既然如此,黄土地养育的子孙岂有不崇黄色之理?

中国人从降生开始就是炎黄子孙,离开时也要赴黄泉,一生都与黄色为伴。

古人所穿体衣有哪些种类

体衣是古人衣服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分为上衣下裳和衣裳连体两种基本形制。古人所穿衣服的种类主要包括全身或仅上身所穿的深衣、袍、裘、袄、襦、衫、半臂等;下身所穿的裳、裤、裙等。

深衣。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深衣是“士”阶层以上的人的常服、庶民的礼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长,故称深衣。

袍。直裾深衣进一步发展成为袍,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古代“袍”有两种,一种称“襽”,以新丝棉絮衣里;另一种称“缊”,以败棉絮衣里。从东汉起及至宋、明,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为朝服。

裘。皮衣,毛向外。国君和贵族穿狐皮的裘要罩上与狐毛颜色相适应的裼衣。犬羊之裘是庶人穿的,不加裼。

袄。一种比襦长比袍短的上衣,由襦演变而来。有衬里,所以也称“夹袄”。若在其中纳入棉絮,则称“棉袄”。袄的出现,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宋代以后广为流行,到了清代,几乎成了士庶妇女的主要便装。

襦。短上衣。东汉后主要用于妇女。既可用做衬衣,又可穿在外面,其形制有长短、单夹之分。唐代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一直用做妇女便服。

衫。汉魏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服装,这种服装的特点和袍恰好相反。袍以交领为主,它则以直襟为主;袍多采用双层,它则为单层;袍服袖子呈圆弧形,它则呈垂直形;袍的袖口窄小,它的袖口则非常宽敞,这种服装,被称为“衫”。

半臂。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套在长袖衣衫外面。衣袖之长为长袖衣的一半,所以称“半袖(半臂)”。

裤。为人们下体所穿的主要服饰,原写做“绔”或“祷”。古代的裤子只有两个裤管,没有前后裆。大约战国以后,才出现了连裆裤。

裙。古代女子的主要着装。始于周文王时期。至秦朝,裙的穿着范围有所扩大;到汉代,女子着裙已较为普遍。裙开始成为古代妇女的主要着装。

苗条秀美的旗袍

旗袍是中国的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由于妇女穿上旗袍显得苗条秀美,因此旗袍便成为我国各族妇女普遍喜爱的一种民族服装。

关于旗袍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镜泊湖畔有一个渔家姑娘,叫做黑妞儿,不仅长得俊俏,而且心灵手巧。那时候,满族妇女都穿着一种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黑妞儿觉得常常在江边打鱼,树枝刮刮扯扯,很不方便。于是,她自己动手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的多扣长衫。这种长衫两侧开衩,下河捕鱼的时候就可以将衣襟撩起系在腰间,平时纽扣一直扣到腿弯儿,当裙子用,既合体又省布料。

后来,黑妞儿被选进了皇宫,封为黑娘娘。在宫廷里,黑娘娘见宫廷服装“山河地理裙”又肥又长,在地上拖拉半截,脚踩鞋蹬的,觉得太可惜了,于是她就动手把这裙子剪开,改制成她从前穿的那种连衣带裙的多纽扣的长衫,谁知这一改却给她招来了杀身之祸。本来就很嫉妒她的娘娘、妃子们见她剪了裙子,就一起上殿在皇帝面前告她的状,说黑娘娘剪开了“山河地理裙”,是有意剪断我们的江山。皇帝听了便叫来黑娘娘责问,黑娘娘据理力争,被恼羞成怒的皇帝一脚踢中后心,死在皇宫。

旗袍

关东人民听说黑娘娘死了,大哭了三天。旗人家的妇女,为了纪念黑娘娘,都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衫。后来,这种长衫就被称为“旗袍”了。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要着装,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清代旗袍不开衩,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1934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传统民族服装——马褂的演变

马褂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之一。它具体出现在什么时代已不可考,大约始于东汉,成于三国,兴盛于隋唐,演进之迹,大概与裤褶无异。《珩璜新论》云:“今(宋)之半臂,非礼之服也,魏明帝常著帽被缥绫半袖,杨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见阜,光武纪更始诸将,服妇人,衣诸于绣掘,三辅吏士,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注《前汉书·音义》云:诸于,大掖衣也,如妇人之褂衣。东汉之诸于,似宋之半臂。可知半臂,始用于东汉。然魏明帝尚不知为何法服,不能答杨阜之问,且不敢再着以见阜,益足证其为胡服。三国时亦未通行,至隋则内官服之。”

宋曾三异《同话录》“貉袖”条述之最详:“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裹,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日貉袖,闻之起于御马苑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着短袖者以其便于控驭耳。”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缘边用紫皂布,有夹衣,亦有绵衣,显然为半臂制度。以其短前后襟,坐鞍上不妨脱,故亦可称为马褂。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做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一般作为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为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见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做“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猎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鞋的历史传承

在我国,鞋的形象最早见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古代的鞋主要有屦、舄、屐、靸等。

屦。有麻屦、葛屦、皮屦等。麻屦最常用,以麻绳编成,编时边编边砸,使之结实。葛屦穿于夏天,皮屦穿于冬天。皮屦即早期皮鞋,另有革履、韦履之称。少数民族的皮鞋称鞮。《说文解字》:“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络鞮即鞾(靴),因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而传入中原。约自汉代以后,履取代屦,成了鞋的通称;自宋代,鞵又取代履成为总称。

舄。屦的别名,有单底为屦,木制复底的叫舄之别。复舄是帝王大臣祭祀时专用的鞋,故又称达屦。

屐。即木屐,一种为平底木屐,一种为底下设齿木屐。此外,屐曾引申为鞋的泛称,如草屐、锦屐、帛屐等。

靸。即拖鞋,深头、平底无跟。初以皮制,属韦履的一种;秦代始以蒲草制作,并称靸鞵。

自商周时期起,鞋的穿着均有制度。如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至唐代,官民都可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流行软底透空锦靿靴。宋元基本沿用唐代的鞋,但款式品种增多。

明代官员着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庶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鞋的名称有云头、镶嵌、双梁、单梁等。贵族旗人女子穿花盆底鞋。此外还有室内穿的拖鞋、雨天的钉靴、冰上用的冰鞋。

近代,中国人多穿布鞋;皮鞋初为上层人士着西装、军服时穿用,后来穿者增多;胶鞋随体育运动的兴起而流行。20世纪初,中国有了初具规模的制鞋工业,生产皮鞋、布鞋和胶鞋;50年代后,逐步形成皮、布、胶、塑为主要材料的制鞋工业体系。

儿童要穿“百家衣”,男孩儿穿花衣

民间儿童服饰中最为讲究的是儿童“百家衣”。在婴儿百日即“百岁礼”时,亲朋好友敛百家之布头,拼缝在一起而成。敛布之时,尽管邻家皆乐助“百家衣”之成,但一般紫色的布头是不肯轻易给人的。因为“紫”、“子”谐音,谁都不愿将“子”送给别人。所以,紫色的布头,通常只好到孤寡老人处去讨要。很明显,这是仿“和尚衣”而制的。和尚本因为从小灾病多、养不活而交给佛门的,他们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得以生存。穿他们的衣,叫他们的名字,相当于让孩子出了家,俗世凡尘中除了名,鬼神邪魔再来加害时,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了。所以,“百家衣”是婴儿的“护身衣”。这也是借佛气保佑孩子顺利长大成人的一种习俗。

男孩儿穿花衣,将其打扮成女孩子模样,是民间儿童服饰中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俗以为,女孩儿命贱好养,男孩儿为家传香火,命贵难养。如果将他们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样,穿上花衣服,就可以防止被恶鬼捉去。让男孩子留头、扎耳朵眼、戴耳坠,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只不过只扎左耳,戴一只耳坠罢了。

民间以为,小孩儿的衣服、帽子、鞋或玩具常会对另一个小孩儿的生活产生神秘的影响。所以,一个逃脱夭折命运的孩子的衣饰借给另一个孩子穿就对他有保护作用。相反,一个夭折的孩子的衣服就会给穿用他衣服的孩子带来不幸。在河北大名县,人们普遍相信这一点。但在河北保定,则相反,人们认为死去的孩子的衣服可以保护穿用这些衣服的孩子。

如今,这些儿童服饰中的大部分民俗景象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种认为儿子夭折是父母命薄或父母命毒的观念也烟消云散了。有些民俗事象如儿童服饰图案等,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巫术功能,而单纯以象征吉祥和审美意义而存在着。

民间儿童盛行的虎头鞋、猫头鞋、狗头帽

在民间儿童服饰中,虎头鞋很招人喜爱,它是民间小儿鞋式样之一。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

小儿周岁或生日时,父母给他穿上新做的虎头鞋。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成,鞋头上绣上虎头,虎头上有一“王”字。民俗以为老虎为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壮胆,富贵长寿,说:“穿上虎头鞋,力气踢死虎。”“虎头鞋好,小儿虎头虎脑。”类似的服饰还有“虎头帽”,戴在头上,也威风凛凛,与小儿稚嫩的脸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刚学走路的孩子们还要穿几双猫头鞋。人们在小鞋的鞋面上形象地绣出猫头的形象:用白线绣眼睛,黑线绣眼珠,黄线绣成大鼻子,嘴和胡子用红绿线绣,再用绸布做猫耳,精致逼真,简直是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孩子们为什么要穿猫头鞋呢?据说很早以前,猫是兽中之王。它不但本领高强,而且大公无私。那时的虎是十分蠢笨的大动物,只有一身力气。它也很想当兽王,但没有本领就没有威信。所以它特地拜猫为师,虚心学艺。猫见虎这样虚心求学,就把自己的蹿、抓、扑、捕等各种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虎。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虎的本领渐渐大了,它的野心也渐渐膨胀起来了。一天,虎像往常一样跟在猫的后面走,乘猫不防备,突然猛扑上去,企图一口把猫咬死。猫听到后面风声不对,“嗖嗖嗖”地爬上了树顶。于是猫斥责虎忘恩负义。虎也感到羞耻,只好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起来了。从此猫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朋友,于是孩子们就穿起猫头鞋来。

狗头帽也很有特点。在帽顶两旁,左右开孔,装两只毛皮的狗耳朵,亦有作兔子耳朵者。帽用鲜艳绸缎呢绒为上,镶嵌金钿、假玉,帽筒用花边缘围之。民间对于婴儿戴狗头帽,还有“狗保”的传说。有一家人生了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断了气,父亲把他抱到乱葬岗子扔了。而到第二天,这家的大黑狗却又把他叼了回来,婴儿还在哇哇啼哭着。这家人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遂命其名为“狗保”,以纪念狗的功劳。原来婴儿是岔了气,狗守了他一夜,又缓过气来了。

这些动物图案的鞋和帽子,不论是老虎、狮子样式的,还是狗、兔子、小老鼠样式的,都做得很庞大,像面具一样罩在儿童的头部和鞋面,正面只留下眼、鼻子和嘴,既保暖又具有巫术功能。老虎和狮子头的,是以刚克邪;狗和兔子头的,是以贱欺瞒。目的都是祈求孩子长大成人,少病少灾。民间还以为,帽子、鞋上有“眼睛”,可以使邪魔畏惧,或混淆邪魔的视线,可以帮助婴儿逃脱灾病厄运。这也是这些动物鞋帽盛行的一个原因。